(資料圖)
8月11日上午,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揭曉,北京作協(xié)駐會副主席喬葉的長篇小說《寶水》是五部獲獎作品之一,她也是五位獲獎作者中唯一的70后。當天下午,喬葉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,談及獲獎感受時稱,“這是一個意外之喜,我還是蠻幸運的,現(xiàn)在就是做好我自己的事情,盡我所能,扎扎實實地把我的東西寫好。”
喬葉的獲獎作品《寶水》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,小說講述了太行山深處的寶水村正在由傳統(tǒng)型鄉(xiāng)村轉(zhuǎn)變?yōu)橐晕穆脼樘厣男滦袜l(xiāng)村,生機和活力重新煥發(fā)出來。人到中年的地青萍被嚴重的失眠癥所困,提前退休后從象城來到寶水村幫朋友經(jīng)營民宿。她懷著復雜的情感深度參與村莊的具體事務,以鮮明的主觀在場性見證著新時代背景下鄉(xiāng)村豐富而深刻的嬗變,自身的沉疴也被逐漸治愈,終于在寶水村落地生根。
對于這部作品今年參評茅盾文學獎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,喬葉稱,“這是文學活動的另一種,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,也很害怕的。因為寫作的人總是很脆弱的,我經(jīng)常自我懷疑,我是不是很蠢,我的作品是不是寫得不好。通過這次參評,知道外界對我作品的評價,這么重要的獎項給到了我,起初有點懵,覺得這是一個意外之喜,我還是蠻幸運的?!?/p>
喬葉表示,獲獎后她獲得了大家莫大的肯定和鼓勵,“一個下午,我收到上千條微信祝福,有的信息還未來得及看呢?!蓖瑫r這也增強了她的自信心,她的本職工作就是寫作,她會盡自己所能,扎扎實實地把她想寫的東西寫好,這是她非常擅長的事情,她會繼續(xù)在寫作的道路上走下去。
對于《寶水》創(chuàng)作背后的故事,喬葉稱,為了寫好小說中寶水村的一年,她“跑村”和“泡村”七八年。“跑村”是盡可能多地看全國各地的鄉(xiāng)村,江西、甘肅、貴州,還有浙江蕭山、溫州等地很富庶的村莊她都跑過,領(lǐng)略到了因地制宜的多樣氣息?!芭荽濉眲t是比較專注地跟蹤兩三個村近年的變化,如豫南信陽的郝堂村、老家豫北太行山里的大南坡村和一斗水村等。
“跑村是橫,泡村是縱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不給自己預設(shè),只投入到生活本身,去沉浸式地傾聽、記錄、整理和選擇,然后保持誠實的寫作態(tài)度,遵從內(nèi)心感受去表達。在這個過程中,深深感到腳力、眼力、腦力、筆力,確實缺一不可?!眴倘~說道。
她個人的體悟還加上了一點聽力——像特工一樣潛伏在村莊里,竊聽人們藏在深處的微妙心事,才有可能和他們同頻共振,一起悲喜。在她看來,時代是個大詞,小說則是小處說說,以小見大,以小藏大。另外,文學是人學,文學它很動人的地方就是在于文字有一種感情的力量,這是文學的根本力量。
喬葉還告訴北青報記者,深入生活,這是對于一個作家最基本的要求,我們黨的文藝倡導方向從延安時期就已經(jīng)要求這樣了。“只是隨著時代發(fā)展要常說常新,針對當下一些浮躁的、不深入生活、閉門造車搞創(chuàng)作的亂象,須引起大家警惕。對于一個作家來說,要將深入生活扎根到職業(yè)意識里面?!?/p>
文/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杰
編輯/崔巍